(资料图)
香港自2月6日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至今已逾半年,受大环境经济不景气以及多方因素影响,香港旅游业的恢复不如预期。近日,各方纷纷献计献策,如热议重振香港夜市经济等。笔者认为,重点是要提升香港旅游业的发展质量,吸引“特种兵式”的游客留下消费、饮食、住宿,盘活香港旅游资源。香港要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,核心在于打好“文化牌”,以文带旅、以文兴旅,用高质量旅游体验来满足游客的情绪价值。
虽然访港旅客数字正在快速恢复,但预期中的“报复性消费”只在刚通关时昙花一现,缺乏可持续性。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8月13日发表随笔《巩固经济复苏 坚定力拓新局》中提到,本港旅游业的复苏有加快的趋势。七月访港旅客人数约360万人次,即每日约有11.6万旅客访港,按月上升超过三成。其中,内地游客数量已恢复至约疫情前七成。陈茂波还提到,短期内要与业界合力把香港的夜市搞活搞旺,中长远而言,要继续为香港发展增添动能。
事实上,香港旅游业持续疲软,甚至落后于隔壁澳门。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8月发布的《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》显示,上半年出境游目的地共计接待内地(大陆)游客4037万人次,其中前往港澳台的旅客占79.89%。出人意料的是,其中旅澳游客占比50.9%,旅港游客仅占26.66%,澳门接待的游客几乎比香港多出一倍。
常浏览社交媒体者不难得知,通关手续繁琐、物价水平高企、“购物天堂”优势减弱、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等因素,不知不觉中为来港旅游祛魅。更重要的是,疫情之后,内地旅客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也在改变,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则是“跟团游”转变为“自助旅游”,侧重物质消费转变为精神消费,更期待情绪价值和服务体验。另外,香港市民北上成风,深港高铁和过境巴士提供的交通便利,让“大湾区24小时生活圈”已成为常态,多样的消费形态、优越的消费选择、高性价比的消费体验吸引香港市民转而奔向内地游玩。
标签: